誠如我們之前所預期的,$蔚來(NIO)$ 在$江淮汽車(SH600418)$ 的第二個工廠將提前啟動建設了。
誠如我們之前所預期的,蔚來(NIO)在江淮汽車(600418)的第二個工廠將提前啟動建設了,而這距離蔚來(NIO)聯合創(chuàng)始人、總裁秦力洪在2020年4月29日,蔚來(NIO)中國落戶合肥當日接受媒體采訪時所稱,“我們目前和江淮汽車(600418)合作的江淮蔚來制造基地產能(12萬輛/年)遠遠沒有用完,至少夠蔚來(NIO)接下來一、兩年乃至兩、三年的使用需要”,過去才不到一年的時間。
1月19日,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418)新能源乘用車車身零部件建設項目施工總承包招標公告
(圖片來源: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
1月20日,江淮蔚來制造基地土方平整項目中標結果公示
(圖片來源: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
1月19日消息,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fā)布“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418)新能源乘用車車身零部件建設項目施工總承包”招標公告。公告顯示,項目合同估算價約3.5億元,計劃工期370日歷天。
據文件顯示,該項目包括新建涂裝車間、PDI車間、能源中心及污水處理站、發(fā)車辦公室、成品車停車場、成品車發(fā)運場及相關配套輔助設施,規(guī)劃建筑面積總計約274800平方米。
該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蔚來(NIO)在江淮汽車(600418)的第二個工廠,第一工廠目前的產能已經不夠用了。對此蓋世汽車聯系了蔚來(NIO)相關負責人,蔚來(NIO)方表示不予置評。
2020年,疫情疊加車市下行讓上半年的車市深陷嚴寒之中,但自進入第三季度,車市實現快速回暖,蔚來(NIO)亦在第三季度實現了12,206輛ES8,ES6和EC6交付,創(chuàng)造了歷史新高度,第四季度更是超出此前三季度財報中的指引上限,實現交付17,353臺新車,環(huán)比增長42.2%,同比增長111.0%。
2020年蔚來(NIO)各月交付量情況(圖片來源:蔚來(NIO))
至此,2020年全年,蔚來(NIO)累計交付43,728臺,同比上漲112.6%,自2018年6月至今共交付75,641臺。
而早在蔚來(NIO)第三季度財報解讀中,蓋世汽車便曾預測,在蔚來(NIO)交付量的爬升背后將是對其產能提出較大挑戰(zhàn),蔚來(NIO)第二制造基地有望提前投入建設。
具體來看,2020年8月,蔚來(NIO)創(chuàng)始人、CEO李斌曾在蔚來(NIO)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中透露,當時蔚來(NIO)于合肥工廠的生產節(jié)拍已從15JPH提升到20JPH,于此同時,蔚來(NIO)也在協(xié)調供應鏈合作伙伴來提供產能,將在8月底9月初達到單月單班4,500-5,000臺全供應鏈的產能。
2020年10月29日,蔚來(NIO)單月第5,000臺整車量產下線(圖片來源:蔚來(NIO))
隨后,蔚來(NIO)月交付量節(jié)節(jié)攀升,10月首次突破5,000臺產能上線,達至5,055臺。這意味著,蔚來(NIO)產能再擴充已是必然趨勢。但顯然至10月中旬,李斌抵達寧德時,蔚來(NIO)合肥工廠產能遇到了爬升的一大難關——動力電池產能供應不足。
“整個產能的提升不光是我們工廠的產能提升,供應鏈的產能提升也很重要,包括$寧德時代(SZ300750)$ 。這次來寧德時代(300750),主要是希望多增加一些電池的排產。”李斌在接受蓋世汽車采訪時透露道。
而后,在2020年11月17日晚的蔚來(NIO)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中,李斌又再次提出,“團隊正在與合作伙伴一起進一步提升產能,預計明年1月份將實現全供應鏈產能提升至每月7,500臺,以滿足不斷增長的用戶需求。”
可就在2020年12月,蔚來(NIO)單月交付量首次突破7000臺,達到7007臺,環(huán)比增長32.4%,同比增長121%,且按照蔚來(NIO)的說法,其還有諸多訂單亟待交付。
限制蔚來(NIO)交付量快速爬坡的,便是其產能不足。
今年1月9日晚,蔚來(NIO)第四款新車,也是其首款旗艦轎車——ET7正式展開預售,并定于2022年第一季度正式展開交付。也就是說,為滿足更多消費者需求,及推動更多新車不斷推向市場,2021年1月起每月7500臺,全年9萬臺的產能或將很快被再次提升,江淮蔚來制造基地12萬輛年滿產產能恐難滿足蔚來不斷攀升的交付需求,其第二制造基地有望提前投入建設。
顯然,一年前身處國內疫情、車市發(fā)展尚不明朗的秦力洪,可能也不曾想到,蔚來(NIO)乃至中國車市在2020年下半年間實現高速發(fā)展,迅速且超額完成年初目標。面向2021年,甚至更久的未來,蔚來(NIO)可能需要的不只是利用高新科技、優(yōu)質服務滿足客戶需求,產能也需再加速。
相關證券:
蔚來(NIO)
江淮汽車(600418)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