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粒冰狀結晶物被點燃,慢慢冒出一束藍色的火光,記者21日上午在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南崗基地所見這一神秘冰狀結晶物,正是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最新從海底采獲的可燃冰樣品,這也是中國首次將可燃冰實物樣品向社會民眾開放點火展示。為了迎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今天(21日)上午,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舉辦了第47個世界地球日“走進可燃冰”海洋地質科普大講堂,以科普講座、海底視頻、開放地質樣品庫、開展海洋地質成果宣傳等生動、直觀的方式,展示最新的海洋科考成果。活動由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國土資源部海底礦產資源重點實驗室、中國地質調查局海洋石油天然氣地質研究中心、中國地質學會海洋地質專業(yè)委員會、中國海洋學會海洋地質專業(yè)分會聯合主辦。包括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廣州市第87中學的大、中學生等約150人參加。
從20世紀90年代起,中國每年都舉辦世界地球日活動,今年4月22日為第47個“世界地球日”,國土資源部確定了“十三五”期間“世界地球日”活動主題為“節(jié)約集約利用資源,倡導綠色簡約生活”。本次世界地球日,主辦方重點展示未來新能源——天然氣水合物(即“可燃冰”)。
神秘海底新能源“可燃冰”露面紗
作為中國第一次公開展示點燃海底能源“可燃冰”,今天在液氮罐零下196度環(huán)境中取出的冒著白煙的“可燃冰”成為觀眾最矚目的焦點,本次展示的是從深海最新采獲的可燃冰樣品。只見一粒冰狀結晶物被點燃,慢慢冒出一束藍色的火光,這是中國首次將可燃冰實物樣品向社會民眾開放點火展示。
“李四光學者”、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水合物專家梁金強到場作了一場“走近可燃冰”精彩科普講座,介紹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的相關科學知識和我國在這一領域的調查研究成果;全國十大海洋人物、“海馬”號項目負責陶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為現場播放的“海馬號及海馬冷泉”精彩海底實況視頻講解。
在活動現場,特別準備了“海洋六號”船模、“海馬”號無人遙控潛水器模型以及海底富鈷結殼、多金屬結核及碳酸鹽煙囪等地質樣品,安排了涉及水合物研究與勘查、海洋油氣地質、海洋基礎地質調查、環(huán)境與工程地質調查、大洋科學考察、海洋高技術研發(fā)等多個方面的成果圖片展板進行展示,并開放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成果展室和樣品庫供大家參觀。
中國2017年將進行可燃冰開采試驗
科學家介紹,可燃冰(即“天然氣水合物”)是一種由水分子和氣體分子組成的,具有三維籠狀分子結構的似冰狀結晶化合物。外觀多呈白色或淺灰色晶體,外貌類似冰雪,可以象固體酒精一樣被點燃。它的形成有三個基本條件:溫度、壓力和充足的氣源。海底的低溫和高壓對于天然氣水合物的形成非常有利,因此世界上的天然氣水合物約有97%分布于海洋中,僅3%分布在陸地凍土帶。標準狀態(tài)下,1體積的天然氣水合物大概可以分解為164體積的甲烷氣體。據估算,在世界各大洋中天然氣水合物總資源量約為(1.8~2.6)×1016m3,大約相當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氣總儲量的兩倍。由于可燃冰的儲量巨大和高效清潔的特點,被譽為21世紀的綠色能源。
截止2015年底,在全球已直接或間接發(fā)現水合物的礦點已達到232處,其中4個礦點開展了試開采工作。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日本、印度、韓國等發(fā)達國家相繼投入巨資并制定了可燃冰的勘查和開發(fā)的國家計劃來進行本土和國際海底天然氣水合物的調查研究和評價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進展。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先后在2007年、2013年、2015年三次從深海成功采取了可燃冰樣本。據悉,我國將在2017年開展海域天然氣水合物開采試驗。
“海馬”號通過4500米海試驗
作為本次科普的又一大的亮點,神奇的“海馬”吸引了參觀者的目光。科學家介紹,“海馬”2014年2月20日-4月22日,“海馬”號ROV與其作業(yè)母船(“海洋六號”)在南海進行了三個航段的深潛作業(yè)試驗,期間在位于南海中央海盆4502米水深處順利完成預定的海底作業(yè)試驗通過海上驗收。
兩年間,“海馬”號共完成24次下潛,水下作業(yè)時間累積超過180小時。其中3次到達南海中央海盆4500米海區(qū)海底進行作業(yè)試驗,最大作業(yè)水深4502米。完成水下布纜、沉積物取樣、熱流探針探測、OBS海底布放、海底自拍攝、標志物布放等多項任務,成功實現與水下升降裝置的聯合作業(yè)。據悉,最近兩年下潛作業(yè)深度都在1000-2000米之間。
責任編輯: 李穎